在监管趋严压力下,不少互金平台员工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今年能拿到去年年终奖的50%,就不错了。”一家中小型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部副总监薛刚(化名)透露,前段时间现金贷业务被严厉监管,近期平台为满足整改验收要求又剥离了大额信贷业务,如今公司决定采取节流策略应对业务增速下滑的窘境,多数员工年终奖只能较去年减半。
而互金平台若在今年内不能完成备案,很可能面临关门结局。这令薛刚萌生去意,近期一家银行系消费金融机构向他抛来橄榄枝,尽管年收入不如当前,但持牌金融机构相对安稳。
多位互金平台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随着监管趋严,如今平台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大型互金平台通过运作上市等方式赢得投资者信任,相关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员工年收入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型互金平台身陷业务整改与合规操作困局,在采取节流同时,还要求员工承担吸引投资款与贷款销售等任务。
“中小型互金平台员工跳槽意愿较强。”一家猎头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但也有不同情况。部分互金平台涉足汽车抵押消费贷款、3C分期、旅游分期、医美分期等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寻求转型,业务人员的薪酬福利增长较迅速。
“前不久,我刚帮助一家互金平台找来了多位汽车抵押消费贷款业务城市区域经理,他们此前在其他互金平台担任相关业务门店经理,跳槽后年薪高达百万。”上述猎头公司负责人透露。
采取节流措施“过冬”
薛刚告诉记者,2015年他从一家股份制银行零售风控部门离职,加入这家中小型平台担任风控副总监,当年拿到逾18万元年终奖。这是他从业互金领域以来最丰厚的一笔奖金。
但互金平台业务增速拐点在严监管后迅速来临,尤其是现金贷、校园贷业务被叫停后,平台新增业务收入逐月下滑;加之坏账飙升,平台新增业务仅能实现单月盈亏平衡。
“目前就是在吃老本,靠以往积累的利润维系业务发展。”薛刚透露。为此公司高层多次与员工沟通,希望大家能与公司一起共渡难关,承诺只要今年备案获批,业务发展重回正轨,将弥补员工过去两年的收入损失。
“近期不少大型互金平台来挖人,主要选择精通互联网金融业务流程的IT技术骨干,以及消费场景资源丰富的员工。”薛刚说,尽管开出的年薪没有前两年可观,但部分员工为了工作安稳也有意改换门庭。
薛刚透露,去年底两家大型互金平台一度邀请他前往,但他婉拒了。原因是公司给了他一笔期权,因此他希望等到平台上市后套现。令他失望的是,他所在平台去年底曾计划赴美上市,但由于监管趋严令海外上市的互金平台股价大跌,公司高层不愿大幅调低估值,因此暂缓赴美上市进程。
这也是中小型互金平台员工面临的普遍状态,一方面公司高层为了挽留业务骨干,不断向他们灌输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公司采取节流措施做好“过冬”准备。部分中小平台要么将年终奖分期发放,要么干脆发给员工数十万代金券,让他们投资自家P2P产品收取利息充抵年终奖。
但大型平台的日子并不难过,“听说一家大型平台将在春节前给员工一次性发放相当于4个月月薪的年终奖。”一家中小型互金平台副总裁告诉记者。
额外的指标压力
在监管趋严环境下,越来越多投资者更倾向投资大型互金平台,不少中小平台出现流标(即贷款业务需求找不到相应资金匹配)。与此同时,业务整改迫使中小互金平台加快转型步伐,涉足汽车抵押消费贷款、3C分期等拥有消费场景的小额信贷业务,但自身消费场景储备不足,相应业务发展缓慢。
为此,部分互金平台要求所有员工承担吸引投资款或寻找借款人(贷款消费)等业务指标,甚至个别互金平台专门设立考核指标,若员工完不成业务额,年终奖将相应缩水。
薛刚坦言,他所在的互金平台给他设定吸收200万元投资款的业务指标,并暗示先在亲朋好友间推销。但他对此存在诸多顾虑,若平台没有通过备案而被迫关门,清算退款流程相当复杂,亲朋好友可能不能按期拿回本金。
当一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后,他决定“应试”。“即便最终没去这家机构,春节后我也会考虑其他平台。前提是我只做好风控本职工作,不承担贷款销售或吸引投资款等额外指标。”他直言。
在业内人士看来,平台此举的目的,是想尽办法扩大业务规模争取早日备案。
“但他们打错算盘了,不是业务规模越大,就越容易通过备案。”一家互金平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多家中小型互金平台正通过地方股权交易场所转让股权,个别平台估值报价已降至待收金额的30%-40%。
这也反映出互金职场的新业态,在监管趋严压力下,互金从业人员的日子越发艰难。